2016-10-18
2016年10月18日晚,应威尼斯144777欢迎您视频行政管理系主任孙柏瑛教授的邀请,借庆祝人大行政管理系(所)建立30周年之际,美国中弗罗里达大学公共管理系教授、MPA项目主任、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前任会长,也是目前唯一华人会长刘国材教授为公管学院师生做了“公共治理和灾难管理:概念与挑战”的专题演讲,我院行政管理学系刘太刚教授主持了讲座。来自公管学院和其他高校的师生参加了讲座,参与踊跃。
刘国材教授指出,当前人为和自然的灾难高频率造成严重后果,灾难的无准备性、无预期性,及其带来的生命损失、经济危害、社会和政治影响、政府绩效和责任等问题,都考验着国家的治理能力。因此,本次讲座主题旨在运用善治来支持灾难管理。
首先,刘国材教授介绍了几组相关概念:其一,灾难管理/应急管理。此概念有灾害/应急缓解、准备、回应、恢复四个要点,同时持续性贯穿于四个环节始终,并需采用基于传统组织管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其二,整合的灾难/应急管理系统。采取系统方法,其中包括网络和伙伴关系、超越组织和司法边界的交流沟通、协调训练、同步反应。其三,风险降低。在风险降低中,要考虑社区对灾害的脆弱性,即每个社区对灾难的承受能力。不仅要加强政府的能力建设,还要加强社区应对灾害的能力建设。其四,灾难与环境,该概念关注可持续发展。其五,灾难管理的测量,其关注绩效和责任,并受到新公共管理的影响。其六,灾难治理。此概念关注善治并采用公共治理的方式。
在灾害及其风险性方面,刘国材教授认为,灾害的风险受到各类自然灾难与连续的脆弱性两方面影响。其中,造成脆弱性的原因包括有限的权力、结构和资源,以及政治和经济系统等意识形态方面。这些导致脆弱性的原因与动态的压力(如缺少训练和新闻自由度等)、不安全的情形(如地方经济、社会关系、公共行动等)等,共同造成了灾难管理中的脆弱性。在介绍新公共管理相关背景的基础上,刘教授将研究和讨论的焦点转向了相关概念的测量。一是灾难与风险测量,刘教授运用了风险管理指数。二是治理概念与测量,在强调善治概念的基础上,刘国材教授选择了全球治理指标作为治理的测量方法,并且针对这两种测量方式选取了中、美、日、韩等国家进行比较分析。
基于对卡特里娜飓风、韩国轮船事件等灾难案例的介绍,刘国材教授提出七点值得深思的治理问题。第一点是无效的应急与灾难管理系统,如韩国的救援人员缺乏救援能力等。第二点是沟通和协调问题,如卡特里娜事件中,联邦政府的物资无法运送,最后只能借助沃尔玛物流。第三点是脆弱性,包括社区脆弱性和制度脆弱性。第四点是透明度和责任性。第五点是官僚文化和腐败,例如韩国出事轮船平时的固定安全检查均不合格。第六点是政策变化的影响,包括经济管制、社会管制、工业管制方面。第七点是公共不信任、不满意的问题。
最后,刘国材教授总结了灾难事件面临的治理挑战以作为讲座的总结。首先,面对管制政策、法律、责任和官僚腐败问题,治理机制面临极大的挑战。其次,虽然能从这些灾难案例中总结出共同的教训,但是每个具体案例都有特殊性,不能用同一种方式去解析。再次,上述指标只是揭示现存状况,并未能提供解决方案。最后,组织、社会和文化因素都会影响灾难管理的有效性。
在刘太刚教授主持下,刘国材教授与师生进行了互动,回应了师生对于公共治理和灾难管理方面的评论,解答了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刘国材教授对灾害管理的案例解读、系统思考和洞见,对于中国公共管理的风险治理具有很好的启发。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