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9
11月6日晚上6点,在求是讲堂,校研究生会学术部举办的“院长论坛”第一期如期举行。本次论坛请到的嘉宾是威尼斯144777欢迎您视频院长杨开峰教授,杨院长为我们带来讲座《中国公共管理学科40年:演变、经验与挑战》。讲座开始之前,威尼斯144777欢迎您视频校团委副书记、校研会秘书长李晶老师,欢迎杨院长的到来。院长的讲座形象生动、深入浅出,为我们介绍了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历史、现状与展望,同学们积极互动参与,受益匪浅。
一、演变
杨院长的报告,第一部分是关于公共管理学科的演变。早在1896年,梁启超便提出了“行政学”这一概念,但行政学一直没能得到发展。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才受到关注。1980年,中国政治学会成立,次年,行政体制改革问题被正式提出。1982年,《人民日报》刊登了夏书章教授《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一文,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成立。1996年,行政学从法学门类下的政治学一级学科调整为管理学门类下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并更名为行政管理。杨院长通过举例夏书章、王乐夫、张成福、陈振明等学者所编著的相关教材的目录,以及各自对于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的定义,生动论述了公共管理学科内在重点的变迁史。
公共管理所在的环境以及自身也在不断变迁。这包括更加市场化的外部环境、更加多元的管理主体、更加全面的管理范围、更加健全的政治制度、更加合理的政府部门结构、更加优化的政府管理过程、更加丰富的政府管理工具,这些都促使并带来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而从学科发展角度,则表现为公共管理学科的规模出现激增、学科的师资更加雄厚、学科的研究更加扎实、学科的影响更大。
二、经验
接着,杨院长向我们分享了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经验。首先是要坚持改革的内生动力——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发展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杨院长以小岗村的故事以及南巡讲话为例,论证了改革所起到的内生作用;其次是坚持开放交流的外生动力,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与西方公共管理学界的理论对话;再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研究是要遵循实事求是、矛盾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进行理论建构;最后还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研究不可以脱离本土化、党的领导、文化传统,要扎根中国问题,给出中国方案。
三、挑战
最后,杨院长指出了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三个挑战。第一是如何发展来源于改革实践,又高于实践的理论挑战。杨院长认为,公共管理学科应当注重其自身的理论发展,而不是过于拘泥学科边界的认定。而当前理论发展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前理论的理论泛滥、规范与解释型理论的双重匮乏,以及理论自身的苍白,并举出在组织设计以及改革层面上所遇到的理论问题。第二则是应对新技术的挑战,这其中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4.0以及新的研究技术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所提出的新要求。第三是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角度,对学生的培养方式与质量提出了新的期盼。在报告最后,杨院长提出了他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展望。未来的公共管理学科需要处理好6大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与方法的关系、世界一流与中国特色的关系、边界与交叉的关系、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及主流与特色的关系。
问答环节:
问题一:党建学科目前的发展趋势为从本土化走向国家化,而公管学科则体现为从国家化到本土化,您对这两个学科这种变化有什么看法?这两个学科有没有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的方法?
答: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种变化,即全球在地化(glocal)。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化,但对国际化的定义不一样。有的学校认为国际化就是实现全体学生出国。但在我看来,国际化是指学生在面临政策问题时,是否了解本国和外国方案的来龙去脉、差异性、可替代性。最终目的是利用各方资源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问题二:在国家机构改革的大环境下,政府内部如何通过改革提高效率?
答:在同级之间协调制衡这方面,我国通过改革办加强各方合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绩效管理方面,地方管理权威不够,考核结果未透明化,缺少公民参与。绩效管理可以看做目前政府管理的缩影,内部问题仍有很多需要解决。
问题三:目前公共管理学科体系更多是从政府角度来考虑,国企、央企等企业应怎样构建课程体系,培养社会责任感?
答:给央企等企业做社会责任相关培训很有必要。我们之前更多是对政府进行培训,虽然我们也成立了公益创新研究院,但总体培训还是不够的。引入非盈利方向和大数据方向的老师也有困难,仍需努力。
问题四:曾经某学者说过“社会科学的理论永远落后于实践”,您在报告中也提到我们的教材落后于现实,二者有一定的一致性,那请问您是否赞同这个说法?
答:坚决反对这个观点。理论来源于改革实践又高于实践。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我们需要理论,但可能和我们常规说的理论不一样。大多数理论都是基于已有现实总结出的,而我们需要的是预见未来的理论,这很难,也需要技巧,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理论落后于实践。是研究者该自责,而不能说理论达不到这一点。
文字编辑:学术部 吴锐 、田思齐
图片编辑:学术部 潘斐豪
图文修改:学术部 王东升
版式设计:学术部 丁敏学
版式修改:新媒体部 唐鹂鸣
图文审核:魏嘉希、 胡静